2008年2月19日星期二

证券时报 - 肖钢:中行已足额提取次债减值准备

中行董事长肖钢:中行已足额提取次债减值准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9日 07:16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肖钢表示,中行2007年净利润仍有明显增长

  证券时报记者 肖 渔

  本报讯 中国银行(5.79,0.16,2.84%,)董 事长肖钢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截至去年底中国银行已经对其所持有的全部次按债券足额提取了减值准备,在此基础上,中行2007年净利润仍将有明显增 长。肖钢还表示,作为国内最大的一家外汇银行,今年的宏观调控将为中行在国内的外汇贷款业务带来很多机遇。他同时透露,今年中行将通过收购或者新设等方式 成立一家寿险公司。

  肖钢表示,旗下中银基金近日刚刚获批发行一只新的股票型基金,具体数额约为100亿。谈及中行下一步的发展思路,肖钢表示,2008年将大力拓 展海外业务。目前中行在海外共有600余家分支机构和附属公司,去年底中行已经在香港、伦敦、纽约三地成立了三大银团贷款中心,三大贷款中心将能把中行诸 多海外机构的业务整合起来,在新的一年将有更多机会成为银团贷款的牵头人。肖钢认为,今年得益于全球信贷紧缩,银团贷款的收益率还能大大提高,相信中行银 团贷款业务会有比较好的发展。

  在混业经营方面,中行今年将大力发展保险业务,力争通过收购或新设等多种方式拓展国内寿险业务,目前也正在积极寻找并购目标。同时,在财险业务 方面,目前中行国内的财险公司已经按中资公司进行管理,不再受到外资保险公司的业务限制,为此,财险公司将大力在全国布局设点,在去年已经在沿海开设16 家分支机构的基础上,今年争取将业务范围覆盖到全国。

  另外,在证券业务方面,肖钢表示,对去年旗下中银国际证券的投行业务非常满意。下一步,要将这块业务和中行公司业务板块有机联系起来,做到中行旗下投行、公司业务、保险、资产管理业务四大板块的业务联动。

  谈及业界普遍关心的中行去年业绩问题时,肖钢表示,虽然美国市场去年9月份以来次贷危机不断恶化,但中行持有的次贷状况却已经得到明显改善,到去年底为止,中行已经采取了审慎原则对持有的全部次按债券提取了足额拨备,2007年净利润仍将有明显增长。

  肖钢还强调,中行是中国最大的外汇银行,在国内外汇贷款市场占了30%的份额。而今年由于宏观调控,国内外汇贷款非常紧张,外汇贷款收益率水平大为提高。作为在这一领域有独一无二优势的外汇银行,中行也将能够获得可观的收益。

上海証卷報 - 肖钢:中行已售出所有与次按相关的CDO

肖钢:中行已售出所有与次按相关的CDO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9日 02:2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中行董事长肖钢(中)昨日在出席中银基金管理公司揭牌典礼时表示,中行已在去年合适时机完全出售了所有与次按相关的无抵押债务责任担保债券 (CDO),去年底的次债投资余额比去年第三季度有进一步降低,并已相应计提足额拨备,虑及上述因素后的中行2007年净利润较上年仍可获得明显增长。

  相关报道详见A4本报记者 史丽 摄

商人收藏與藝術發展

匯豐的方向

中行的底蘊


以下一則財網報導是悉售CDO, 上面則是"處置". 究竟"處置"是否等於"悉售"嗎?


2008年2月19日 10:24:00 a.m. HKT, XFNA
股票快訊 - 中行悉售次按資產, 股價升逾半成
香港 (XFN-ASIA) - 交易員稱, 中國銀行(3988.HK)指已悉售次按關無抵押債務債券(CDO), 並料去年淨利潤明顯增長, 今早股價有支持, 於10:23高見3.24, 搶上5.9%, 成交6.23億港元。 《上海證券報》引述中行董事長肖鋼指, 已完全出售所有與次按相關的無抵押債務債券(CDO), 並已相應計提足額撥備, 考慮上述因素後去年淨利潤較上年仍獲明顯增長。 另外, 肖鋼稱, 中行正在謀求收購一家壽險公司, 並預計年底前將完成。而中行將壽險業務作為今年純利增長引擎。

中移動推LTE

國壽盈喜?

平保的堅持

2008年2月16日星期六

香植球 小傳 (2)

香植球是何許人呢?說起他,香港股市中人並不陌生,他是大名鼎鼎的泰盛發展集團的
主席。香氏在股市中雖不能說是泰山北斗,但其知名度之高,從其對股市市道的評議和
走勢預測,每每被奉為圭臬,聲望極隆便可窺見一斑。

香植球生於1927年,其父香裕甫本在上海經營泰盛染織廠,二次大戰後移居香港,在本
港從事染織生意。香植球1946年在「華英中學」畢業,便在家族所開設的「香港泰盛染
織廠」當學徒,向叔父學習染印技術。當時泰盛染織廠除了在香港設廠之外,在廣州亦
設有一間,因此香植球也可說是生於富裕之家。1949年10月,中國解放,香植球竟毅然
返回廣州主理該廠。就這樣他一直在廣州耽到61年9月,61年9月30日他得到廣州市當局
的批准來港。

那時候香植球雖然才來到香港不久,認為從事工業不足以大富大貴,但經過他深入的了
解以及細心研究之後,發覺香港地方有限,但人口的增加卻是無限,於是便建議父親以
及其他的叔父轉而從事地產生意,結果得到他們大力支持,於是成立了「泰盛置業有限
公司」,創始資金共100萬元。在香植球的努力經營之下,公司在11年來以100萬元賺到
約1億元,不過,股東之間意見不合,結果「泰盛置業」在1971年宣告結束,香植球分
得的資金約有600萬元,而其弟香建球則分到300多萬元。遂自行創立泰盛發展,從事金
融投資及顧問服務,於是香植球與其弟合作,把泰盛符合當時在遠東以及金銀證券交易
所上市的最低要求,透過這渠道向公眾發行350萬股。他於72年將泰盛上市,套現後於
73年以300萬元購入施勳道的豪宅。該公司上市後,一直以投資股票為主,而且眼光獨
到。

泰盛看好地產市道,於七十年代多次發新股收購物業,屢有斬獲,至82年泰盛的股本比
上市時已大升20倍。84年香港前途問題塵埃落定,港人信心陷入低點,但香植球卻認
定,本港經濟將持續向好,中英簽署的《聯合聲明》規定土地委員會每年批地不可多於
50公頃,在土地供不應求下,本地物業市道在回歸前會踏入大牛市,縱使偶有起跌,仍
是一浪高於一浪。於是趁低吸納華資地產股,香植球是少數能夠及時看好港股的大投資
者之一。當時還把分析新世界發展、恆隆地產等股票的心得印刷成書本,免費在中環的
辦事處派發給各界人士參閱。後來証明他的看法確是眼光獨到。在88年底,泰盛持有的
地產股,市值達12億元,而泰盛本身的市值亦達10億元。

香植球在分析股市方面,也有自己獨特的一套。他除了沿用一般人所採用的市盈率來計
算股市水平高低外,還有一個特別的分析方法,就是以股市市值和香港存款總額作比
較,然後決定買賣時機。他認為如果香港股市的總市值等於香港的存款總額時,就是考
慮吸入的時候。假如再偏低,就更加值得吸入。反之如果總市值超過存款數字40%,就
應該沽售股票。

香植球對於選擇投資股票也有很生動的比喻:「我選擇投資股票和每年選舉香港小姐一
樣,選美以美貌與智慧並重,我選擇股票則是盈利與資產並重,只有具備這些條件,我
才會投它一票。」

泰盛發展集團原來不是一家証券公司而是一家地產公司。它由香植球於1972年創辦,後
來逐漸轉軌經營起証券業務,短短幾年後即以股票投資蜚聲國際香港股市。當時香港有
股評家這樣評論說,每一個地區都有極顯赫的投資高手,每一個地區也有極顯赫的華人
投資高手出現。例如美國股市中的蔡志勇,日本股市中的邱永漢,至於香港股市中最負
盛名、名震一時的投資高手,就要首推香植球先生了。

這位股評家說,香植球在香港股市裏有「股壇怪傑」之稱譽,他對港股分析透徹、見解
精辟已是人所共知,早年一份《財經月刊》更是定期訪問他對香港股市的看法,作為讀
者投資的參考資料。有些炒家更是緊隨著他,他買哪一種股票也就跟隨著追入,他看好
甚麼股份也就隨之而看好,在當時來說,他高超的投資技巧可說是顛倒眾生的。

就是這樣一個赫赫有名的香植球,1987年股災前,他的泰盛發展上半年盈利1.2億港
元,股災後,下半年虧損,年度盈利減為0.62億港元。盈利削去近一半,這一起一伏跌
宕之劇,反映出來的正是八七年十月股災,股市牛熊交替之間,高手能之如香氏也不能
不榮辱相隨,命運相依,避之不及。

不過香植球畢竟不是等閑之輩,1987股災後,他迅速地重整旗鼓,調整投資組合,使被
殺傷後的泰盛迅速復元,1988年上半年,恆生指數比上年同期下跌16%之際,泰盛卻獲
利1.28億港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比1987年全年盈利增長一倍以上,跑在大市恆生
指數之前。

可惜,89年64事件,他錯誤估計當時的政治形勢,以致64事件出現之後走避不及,泰盛
需為手上證券投資撇賬撥備1.7億元,此役令香植球信心盡失。決定撤資離港,於89年
大幅減持手上的地產股,這件事之後他對香港股市的態度出現了180度的重大轉變,表
示自己心灰意冷,將會金盤洗手,以後不再涉足香港市場。數月後,香植球終於把自己
淡出江湖的態度付諸行動,將泰盛出售予百富勤集團。自此之後,香值球這位股壇怪傑
也就在香港投資界中銷聲匿跡了。

香植球於85年至94年,花費1億元裝修施勳道的豪宅,並於96年以5.4億元出售予明珠興
業。最後一次在港公開露面,是在97年2月舉行的香港大學周年晚會,他當時指出,在
國內資金流入下,港股在回歸前一定「得」,但97後則仍然看淡,結果香氏又一次測市
成功。而其後由杜輝廉及梁伯韜接手的泰盛控股(即日後的百富勤),在97年金融風暴中
因投資失利,於98年被迫清盤。

有人說,泰盛在香植球經營下,歷經兩次地產危機,三度股市,兩次巨大的股災,都能
安然度過,迅速康復,得手者多,失手者少,若非看破紅塵,金盆洗手,還是大有作為
的。香氏也許屬於功成身退、知足常樂的那一類人,是對是錯,實難評說。

香植球 小傳 (1)

香植球(1927年—2003年11月),香港70至90年代股壇著名人物,有“香港炒股大王”稱謂。因年青時在廣州工作過,深受當時紅色中國毛澤東熱潮的影響,並在來到香港後,將毛澤東思想成功運用于股市,創造了香港股市的一段傳奇。
在上世紀還是要靠內幕消息炒股的年代,香植球卻另辟門徑,花心機認真分析每只股票業務及盈虧,更去鑽研走勢圖,並將毛澤東思想靈活運用於股市,最終憑得一身好功夫,為自己贏來百億身家。
香大俠留給年輕一輩的印象,是1996年將極盡奢華的豪宅“玻璃屋”以6.4億元賣出,創下香港豪宅交易的最高紀錄。這間號稱“玻璃屋”(後改名“創世 紀”)的山頂施勳道二十三號,香植球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樓市低迷時,以其太太陳蘊嫻名義,以160萬購得。入住後曾做出多番重建。到1996年香港樓市最高 峰時,他以6.4億元的超高價售予黃坤打理的明珠興業(0988,現稱新銀集團)創下豪宅交易的最高價。
曾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大肆裝修的“玻璃屋”,耗資逾億,但對香植球而言,一億元只是“九牛一毛”而已!因這位“股壇怪傑”身家高達一百億元,而且全都是他從炒賣股票中賺來的。
香植球當年的股票戶口開在新鴻基證券,曾和他交手、現任DBS唯高達董事張天生憶述,香植球在30年前涉足股壇時,已經鋒芒畢露:“1970年新鴻基證券一開業已經是公司大客戶,每日股票買賣都有10多萬元上落,馮景禧當年十分賞識,還替他親自對盤。”
炒股不出三年,香植球已有得意之作,當年他剛將自家投資證券的“泰盛發展”在遠東及金銀交易所掛牌上市,旋即趁旺市炒高泰盛股價,然後發行3000 多萬元新股,收購中環瑞興大廈,開創“印股票換資產”的先河,震動股壇。11年間,由100萬賺到1億,全憑香植球的炒股眼光,他炒股講求“不熟不炒”, 炒的都是新世界(0017)、新地(0016)等地產股。不過,張天生表示,香植球贏大錢的原因,是他自行盤算的一套股市分析理論。“他對每間公司都做過 分析,把無數的數據過濾,才累積最有效制勝的決定。”
香植球常常引用毛澤東的一句話:“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雖然香植球節節報捷,然而他也有失手的時候。1983年香植球逐漸增持大量地產股。豈料香港樓價一瀉千里,香植球的泰盛曾因此勁蝕過億,還欠下相當債項而 避走新加坡。幸得一班華資朋友營救,“香大俠”才可東山複出;1984年他再戰股壇,在1985至1987年樓價、股價狂升,香植球決定金盆洗手,將泰盛 發展以4.7億元賣予梁伯韜的百富勤(今已清盤),從此淡出香港股壇。
1996年11月,擅炒股票的黃坤親身飛往星洲找香植球簽約,希望他將“玻璃屋”割愛;兩日間促成這項世紀交易,而香大俠自此長居新加坡。
香植球最終成為百億富豪,但他的一生也不無遺憾。例如他淡出香港後投資泰國的泰亞基金,在1997年金融風暴曾蝕千萬美元。這位“股壇怪傑”一死,香港股壇傳奇人物又少一個,亦似乎標誌著一個炒股發達的黃金時代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