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三十會今年是五周年紀念,本周四﹙十八日﹚會有一個慶祝聚會。一連四日,四名三十會成員,分別寫出對三十世代的睇法。這篇是第一篇。 六九年至七八年出世,三十幾歲人,本應是一生之中的黃金時間。但不知何解,這班三字頭的人,突然成為了社會上被同情的一群。蔡東豪在專欄撰文,指嬰兒潮的大佬,仍要在金融海嘯之下坐鎮。三十世代,sorry,你們未夠班,要等等。一名前《南華早報》記者棄筆求學,研究題目有關三十世代,致電訪問,「你們這群人,是否好閉翳?慘遭阻頭阻勢,無法上位?」三字頭,經常被標籤為「悽涼」。 運交華蓋 事實是否如此?陳冠中在他的名著《我這一代香港人》中指名道姓,說他們的一代不知道自己有多幸運,並非是能力過人,但撞着香港經濟起飛﹙套用曹仁超的術 語,橫跨廿五年的大牛市﹚,全部乘勢而上。相比之下,輪到我們這一代,就的確是風水輪流轉,是交上惡運,左一巴右一巴,將我們打得人仰馬翻。 一般人需要半輩子才親身體驗過的經濟周期,我們十年見盡。九七年從經濟頂峰滑落,九九年拜科網熱潮到二千年爆破,○三年沙士,○七年大旺,○八年金融海嘯引發大衰退。在生命的黃金十年,經歷四次經濟低潮,「運交華蓋復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我們這一代,確實坎坷。 人有三衰六旺,經濟有起有跌。區區經濟衰退,其實沒有什麼大不了。幾年之後,股市樓市,「輸完又嚟賭過」,始終有翻身之日。但最大鑊,並非時來運到命途坎坷,而是以往在香港 work 的那一套,突然此路不通。這,才是三字頭最大的悲哀。 平日經常讓人掛在口邊的「社會流動欠奉」,「大學畢業並非前途保證」,已經毋須多講。最攞命的是,從上一輩人身體力行傳下來,以往行之有效的價值觀,到今日三十幾歲這一代,全面崩潰。 傳統智慧失靈 上一代是勤勤力力,省起儉用,努力儲蓄,供一層樓,買兩手滙豐,唔偷唔搶,一心安安穩穩,老來退休。這套價值觀,由上一代親身示範,到今天他們是安享晚年。 三十世 代照做,卻碰得一鼻子灰。勤力工作非但只不再是向上爬改善生活的保證,隨時連工作飯碗都有機會不保。銀行工作一向是穩陣的代表,時至今日,銀行工作的你, 朝不夕保。買樓自住,有瓦遮頭,是你幼承庭訓。到今日,雖然一早打破樓價必升的神話,但發夢都意想不到,你連按揭都無法獲批,未能上會。到最後防線,聖誕 鐘,買滙豐,赫然發覺,三爬兩撥,一百「蚊」可以直插七十五「蚊」。揸滙豐等退休,原來又係呃人。 這才是三十幾歲最大鑊之處。我們的生活模範,我們的學習對象,我們的理想境界,一下子發現原來此情不再。我們要靠自己,發掘另一條生存方程式。跟隨上一代的路途,不但只毫無保障,反而可以令你一敗塗地。三十幾歲人,接受殖民地教育長大。而殖民地教育,是教我們循規蹈矩,安守本份。但今日,本份,就是令你全軍盡墨的兇手。 用這個角度看,三十世代是坎坷的。但亂世出英雄,當社會大亂重新洗牌,機會就待之而起。雖云懷才與懷孕一樣,遲早讓人發現,但並不表示沒有懷才不遇這回事。懷孕只須十月,但懷才十年,一樣可以慘遭埋沒。 三字頭的人,要自救,就先要承認,以往能,不代表今天也能。例如社會團體。上一輩人覺得「三十會」不倫不類,既非政黨,亦非壓力團體,看似漫無目的,又似暗藏機心。但其實,這一類社會月台,才可以壯大並生存至今。君子群而不黨,現代人合則來不合則去,才能夠用最小公因數,維繫最多的同類人。我自尋我路,這就是三十幾歲人應有的氣概。 不可同日而語 同樣地,我們要明白,未來自己的生活,不可能再用父輩一套照辦煮碗,必定是一套全新,兼且同樣無法傳授給隨後一代的生存方法。同枱食飯,各自修行,我無法指點其他人的路應如何走,但我們就算如何迷失,始終捱苦的過程,已經較上一代舒服。 上一代經歷打仗,連溫飽都成問題。今日我們的困境,只不過是減少奢華,無法同日而語。 三十世代,坎坷與否,在乎閣下心態。 |
If heaven doesn't favor us, If body and mind are worn out, Carry your goals and go even further~~ 若天不眷戀 若身心耗損 帶著目標走更遠~~
2008年12月17日星期三
龔耀輝: 三十幾歲,真「大鑊」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